從瘋狂併購到積極整合 甲骨文、SAP、微軟、IBM展開平台大戰
【謝宛蓉】
甲骨文商用軟體瘋狂併購告一段落, 在廣大資料庫、應用軟體用戶的優勢下,開始強力推動中介軟體。 然而,為整合併購而來的企業不同的產品線的「融合計畫」, 卻面臨SAP、微軟、IBM等大廠的強勢競爭,一場企業軟體的「平台之爭」,正式開戰。
9月下旬的美國舊金山,許多飯店突然一房難求。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3萬5,000人,群聚在約有78個足球場大的莫斯卡尼廣場,參加全球最大企業軟體廠商甲骨文(Oracle)的Open World技術大會。
儘管是一年一度的例行活動,今年的參加者卻一口氣暴增了一萬多人。因為,所有客戶、分析師、媒體都好奇,近期以來瘋狂併購其他軟體公司的甲骨文,究竟如何展現它的未來藍圖。
「軟體業的魔術就叫做規模,」甲骨文執行長賴瑞‧ 艾利森(Larry Ellison)指出,「我們正是整合者。」
的確,軟體巨人甲骨文的整合策略確實令人咋舌。今年以來,甲骨文幾乎是以一個月併購超過一家的速度,擴張它的軟體王國版圖。
近30年前,有「矽谷壞男孩」之稱的艾利森創立了甲骨文。他以鐵血好戰的風格、菁英的團隊以及無所不用其極的行銷術,打下甲骨文在資料庫市場的江山。
但近年來,艾利森成為軟體業整合的發動者。長期以來,甲骨文面臨成長的瓶頸。它的資料庫事業成長緩慢,商業應用軟體始終無法如預期地趕上德國大廠思愛普(SAP)的龍頭地位。所以,併購大量的客戶基礎、在他們需要升級或者新產品時贏得更多生意,成為甲骨文的重要策略。
今年一開始,歷經18個月馬拉松式的敵意併購過程,甲骨文終於以1 0 3 億美元合併仁科(PeopleSoft),也同時把仁科之前才剛合併的J.D. Edwards一併納入版圖。隨後,甲骨文又進行一些小型的收購,包括搶走競爭對手SAP所屬意的零售軟體廠商Retek,也出資入股印度銀行軟體公司。9月份,甲骨文又宣佈將以58億美元併下CRM大廠Sieble。
「創業家階段非常有趣,但是,整合階段也非常有趣!」艾利森在年中接受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訪問時指出,軟體業已進入整合階段,正在重演鐵路業、汽車業的歷史。福特汽車是早期的贏家,但通用汽車(GM)後來更為強大。
擴張:應用軟體壯大、佈局垂直產業
一系列的併購動作,確實讓甲骨文改變了市場的樣貌。
在甲骨文手併購仁科之際,分析師普遍認為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仁科、整合過多的產品線。競爭對手如SAP也趁機向客戶大力推銷轉換折價方案,希望趁勢大幅搶奪市場。
但是6月份,甲骨文發佈2005會計年度的第四季營收報告,大幅超過華爾街預期。整體營收達到38.8億美元,成長了26%。而且直接的成長便來自於商業應用的銷售,它的應用軟體營收激增了52%,到達3.5億美元。美國《商業週刊》指出,在合併之後第一個完整的季度就顯示出「順暢的併購」。
在垂直產業中,甲骨文現在在零售、銀行等領域也靠併購建立起重要的招牌。這是原本它和SAP都不擅長的領域。再加上Siebel的合併,甲骨文指出,他們將成為CRM市場的第一名,同時也新增4,000名重要客戶。
分析師表示,除非甲骨文犯了嚴重的錯誤,否則競爭對手要搶走這些新客戶並不容易。因為這些客戶所採用的產品,執行的是從人事、會計到顧客關係等企業核心功能,要捨棄它們、重新建制並整合一套新的是何其困難。
衝擊:鯨吞IBM重要伙伴,對決資料庫市場
甲骨文帶來的威脅不只在應用軟體領域,甚至衝擊到藍色巨人IBM的資料庫生意。《華爾街日報》分析,IBM這兩年來在甲骨文的併購行動中,已經損失4個重要的合作伙伴: 仁科、J . D . Edwards、Retek、Siebel。這對藍色巨人來說,無疑一大警訊。
資料庫已經是甲骨文與IBM兩雄激烈競逐的市場,兩者也都仰賴Siebel等應用軟體廠商幫忙帶動銷售。因為大部份客戶通常是先選擇要用什麼應用軟體,再決定該搭配的資料庫系統。
IBM在10多年前退出應用軟體市場,和應用軟體廠商建立深厚的聯盟關係。像零售軟體廠商Retek就是在2000年和IBM結盟,IBM當初預期3年內可以帶入10億美元業績。但今年初,甲骨文買下Retek,並迅速成立零售業全球事業單位,銷售Retek產品和甲骨文自己的資料庫。
市場研究調查中也顯示,甲骨文對IBM的優勢正在抬升。研究機構IDC指出,在整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與工具市場,2004年甲骨文市佔率為34.1%、IBM為29.4%。相較於前一年度,甲骨文成長了14.4%、IBM則只有成長了4.6%。
未來:加強中介軟體,打造垂直優勢
併購完Sieble之後,很多人都想問,誰是甲骨文的下一個目標?
艾利森和甲骨文總裁菲力普(Charles Phillips)在不同地場合都向外界表示,收購Siebel之後,沒有大型的併購計畫。艾利森也在技術大會中特別說明,未來兩年,甲骨文的重心不是更多的大型合併案,而是增強中介軟體產品。
中介軟體(middleware)是甲骨文近來重要的成長領域。中介軟體是架構在資料庫之上,連結各應用的軟體,也是應用的開發平台。2001年甲骨文才宣布進入此市場,至今已有2.6萬客戶,年收益達5.8億美元。甲骨文表示,目前它的市場排名已經超越BEA,僅次於IBM。
以廣大資料庫、應用軟體用戶為基礎,正是甲骨文推動中介軟體的關鍵優勢。而垂直整合資料庫、中介軟體、應用軟體三個層次的軟體技術,也成為甲骨文最引以為傲的優勢。艾利森即指出,甲骨文和其他廠商最大不同的優勢就是建立不同產業適用的深度堆疊(stacks),例如有針對生物科技設計的資料庫版本、有針對電信業而加入VOIP的中介軟體。他說:「我們所謂的產業深度,不只是在應用軟體的層面而已。」
挑戰:「融合計畫」整合各產品線
甲骨文更重要的產品藍圖,是一項名為「融合計畫」(Project Fusion)的整套應用軟體產品規劃。甲骨文計畫重新塑造應用軟體產品,目標在整合目前甲骨文、仁科、Siebel等多種重疊且不相容的應用程式菁華。融合計畫的時程,預計部份元件會在2006年先推出,主要部分則要等到2007~2008年。
融合計畫在技術上的重要意涵則是依循S O A ( 服務導向架構),一種軟體建構工程的最新趨勢。SOA的精神就是讓未來軟體的開發工作,好像組合樂高積木一樣,企業可以把重複的流程包裝成一個個網路服務,便於簡單、迅速、彈性地重複組合利用。
SOA將讓甲骨文的應用軟體與中介軟體都成為開放而彈性的組合元件,客戶可以搭配選用非甲骨文的產品。以甲骨文目前的中介軟體來說,就可以支援128個不同廠商的應用軟體,包括微軟的應用產品。未來,融合計畫的應用軟體也可以在I B M 的WebSphere上使用。
融合計畫絕對是甲骨文的一大挑戰。AMR研究機構分析師薛佛德(Jim Shepherd)就表示,這是前所未有的艱難任務,甲骨文絕對沒有遭遇過,也沒人真正知道該怎麼做。
終極戰役:企業軟體的平台
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市場競爭。
無獨有偶,甲骨文的最大競爭對手SAP也在進行SOA的開發平台與產品計畫。SAP在2004年發表新版的NetWeaver平台,即是走向符合Web Service標準的服務導向架構。預計在2007年會完成全產品線的更新,包括ERP、CRM、SCM等產品都會走向服務導向架構。
SAP的優勢是在時程上會比甲骨文的融合計畫早了近一年。目前,SAP更是積極招募獨立軟體廠商在Netweaver平台上發展,希望藉由平台上應用系統的多樣性,吸引企業加碼導入。
對於兩大應用軟體廠商來說,SOA的潮流是新商機,也是風險所在。相對於最早鼓吹SOA的BEA、IBM等廠商,多是以中介軟體加上顧問服務切入市場;甲骨文和SAP則是以既有商業應用軟體市場客戶為它們最有利的籌碼。但是,除了要讓全系列產品成為標準化模組有技術上的難度,在未來SOA的時代,客戶也可能因為彈性自主而少用他們的產品。「競賽已經開始了。技術的挑戰很大,兩邊都有可能失敗,」美國《商業週刊》指出。
除了甲骨文和SAP之外,兩大巨人也在潛伏地覬覦這場戰爭。微軟買了許多家提供小企業市場產品的公司,只是目前看來整合地有些困難。儘管如此,微軟永遠是廠商們的心頭大患,艾利森在技術大會上談論到未來競爭,也把微軟點名在第一位。
另外,IBM一直是SOA最有力的倡導者。IBM選擇的策略是謹慎地守在軟體平台WebSphere的市場,在應用部分不與應用伙伴競爭,以免衝擊到它的服務事業。
《經濟學人》形容,一場企業軟體的「平台之爭」正式開打。未來,客戶的定義就取決於他使用誰的平台,也決定了金錢會流向哪個廠商。「結果將決定誰是現代企業商業運算的基礎架構。」雖然,未來似乎是屬於開放標準、線上服務的時代,但是市場對於甲骨文、SAP、IBM、微軟這四大軟體龍頭還是有利的。客戶在希望降低複雜性的需求下,似乎仍會流向這四者的平台上。
甲骨文的併購也許暫時告一段落,但真正的客戶與預算大戰,似乎才剛要開場。
圖說:甲骨文執行長賴瑞‧ 艾利森(Larry Ellison)在一年一度的Open World技術大會中強調,未來兩年,甲骨文的重心不是更多的大型合併案,而是增強中介軟體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